熱消息:劉備不愧為一代梟雄,一生不重用趙云,直到臨終前才告訴趙云原因
“血染征袍透甲紅,當陽誰敢與爭鋒”,說的就是曾在長坂坡上殺的七進七出的猛將趙云!趙云不僅武藝超群且能征善戰,“文諸葛,武趙云”講的便是趙云作為武將,其完美的形象堪比千古典范諸葛亮。然而如此一個能力超群又忠心耿耿的將領,在劉備活著時卻沒有得到應有的重用,這是為什么呢?
堪稱完美的趙云
(資料圖片)
在三國演義中,趙云這個角色堪稱完美,這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面!
一方面,趙云的武功乃是頂級水平,在整個三國中,他的武功都能夠排得上號,在民間版的排名中,甚至將趙云排名第二,僅次于呂布!
穰山之戰中,趙云輕松打平曹營猛將許褚,之后更是輕松突破許褚、于禁、李典三員猛將的圍攻,而且還秒殺了和顏良文丑齊名的高覽,并三十回合輕松擊敗張郃,令世人震撼!如此強大的武力,完全可以媲美關羽張飛!
另一方面,趙云的軍事能力也頗為不俗!赤壁之戰后,劉備出兵征討荊南四郡,曾讓趙云獨立領兵攻打桂陽郡,想測試一下趙云的軍事能力,結果趙云輕松完成任務,得到了眾人一致好評!之后的漢水之戰,趙云更是利用“空寨計”,成功擊敗不可一世的曹操,令劉備贊嘆!
最后,趙云的品行也頗受贊美!趙云這個人非常忠義,長坂坡之戰中,劉備自己都拋妻棄子而逃,結果趙云不顧危險,獨自返身,成功的救出了甘夫人和阿斗,令眾人佩服他的氣節。除此之外,趙云這個人還非常和善,他加入劉備陣營這么多年,從未聽說過他和誰結仇,相比于關羽的眼高于頂,張飛的苛待屬下,趙云的脾氣簡直太好了!
說白了,演義中的趙云,不僅武功強,而且軍事能力突出,為人和善,深受眾人的喜愛,他幾乎算是完美的人物了,“文諸葛,武趙云”之語,并無夸大!
按照常理來說,如此厲害的人物,職位和成就應該比關羽張飛更高,至少也是不輸于關羽張飛的,可問題是,劉備活著時,趙云的成就似乎并不高,他甚至很少獨領大軍作戰,相比于關羽張飛,相比于趙云的才能,似乎劉備確實沒有重用趙云!那么問題來了,趙云如此之強,為何劉備就是不重用他呢?
事實上,關于這個問題,劉備在去世前已經給出了答案,只不過很多人都沒有看懂!
劉備的臨終交代
夷陵之戰后,劉備為了穩住蜀漢眾人的人心,并沒有返回成都,而是待在了白帝城,直到去世。而就在去世前,劉備把諸葛亮、趙云、劉禪等人都召集到了身邊,安排后事。很多人都只看到劉備臨終前和諸葛亮的君臣相知,只看到劉備讓劉禪聽命于諸葛亮,讓諸葛亮不要重用馬謖,卻忽略了劉備對趙云的交代!
原文:又囑趙云曰:“朕與卿于患難之中,相從到今,不想于此地分別。卿可想朕故交,早晚看覷吾子,勿負朕言。”
表面上看,劉備就是交代趙云,讓他在自己去世后,好生照看自己的孩子,所以大部分人都認為,這其實也是劉備對趙云的不重用,劉備活著時,就只是把趙云當作護衛使用,死了后還要讓趙云護衛他的家人,還是把趙云當作護衛,這完全就是大材小用嘛!然而如果我們仔細分析當時的背景,便會發現,劉備說這話,其實有更深層次的意思!
劉備在夷陵之戰中敗得很慘,他不僅損失了大量的精銳士兵,而且還損失了很多的精英人才,以至于最終出現了“蜀中無大將,廖化作先鋒”的場景!劉備作為蜀漢的主宰,自然是清楚蜀漢的處境的,在這種情況下,趙云這種大才,原本是應該投入戰場任用的,然而劉備卻并沒有這么干,因為他知道,讓趙云去戰場領兵作戰,其實并不能完全發揮出趙云的才能!
很多人都認為,讓趙云當護衛是屈才之舉,然而事實上,這就是劉備對趙云的重用!
趙云武功強,軍事能力強,確實適合戰場廝殺,但劉備活著時期,根本不缺乏戰場廝殺的大將!關羽張飛魏延等人,足以勝任大將之職!但這些人都有性格缺陷,只能做大將,而不能留在身邊任用,相比較而言,趙云的才能不輸于這些人,且性格和善,不會和周邊人發生沖突,他更加適合留在劉備身邊,一邊護衛劉備的安全,一邊為劉備出謀劃策!
劉備臨終前,之所以讓趙云早晚“看覷吾子”,其實就是想把趙云的重用,一直延續下去!劉備去世,蜀漢必定掀起驚濤駭浪,要想護住劉禪的安全,非常人能夠辦到,而趙云武功高,人品佳,完全能夠勝任護衛劉禪之職!除了武功和人品,趙云的軍事能力與見解也非常突出,完全可以為身居后宮的劉禪分析、講解戰場的前沿信息,使得劉禪能夠更直觀的明白天下形勢!
可以說,以當時蜀漢的條件來看,除了趙云,基本沒人能夠完成此等任務!關羽張飛不行,魏延姜維也不行!
遺憾的是,諸葛亮并沒有聽懂劉備的話,劉備交代讓趙云繼續護衛劉禪,但諸葛亮直接把趙云用于前線作戰了,以至于沒過幾年趙云便去世了,令人遺憾……
結語
劉備不愧為一代梟雄,一生不重用趙云,直到臨終前才告訴趙云原因!劉備臨終前叮囑趙云,好生護衛劉禪,其實就是告訴趙云,只有他才能勝任這個艱巨而又光榮的任務!劉備就是要讓趙云做自己護衛,留在劉禪身邊,一方面保護劉禪,一方面為劉禪出謀劃策!當年他之所以沒讓趙云像關羽張飛一樣上戰場,就是想把趙云留在身邊重用!
(本文主要參考《三國演義》)
責任編輯: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