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智一體,賦能產業智能化更大想象空間
回顧每一個時代,每當人們深入掌握了一種全新的高效能源,就會帶來生產力的空前釋放。在數字經濟時代,當企業、組織、城市都以算力作為衡量發展潛力的新尺度,意味著新的時代已經到來,從工業經濟到數字經濟,實際上就是從電力時代到算力時代。
在算力時代,算力飛速發展,給了數字化確定性,給了智能化可能性,最終將再一次改變人們的生產方式、生活方式。
(資料圖片)
近期在全球范圍內掀起的AI浪潮是基于算力時代實現,而正是云計算推動算力的飛速發展,才給產業智能化帶來更大想象空間。
數字化是數據驅動,智能化是模型驅動
過去,“流程驅動”的信息化只是在原有業務模式基礎上實現信息化,通過重組工作任務形成優化業務流程,數據僅作為流程的輸入和輸出,對于數據分析、管理、決策等方面存在,無法面對無時無刻變化著的市場需求。數據作為新型生產要素,被稱為“信息時代的石油”,已經成為了一個重要的基礎性、戰略性資源。“數據驅動”的數字化,對企業來說是一個系統性的、全局性的變革。
現今,大部分企業都處在不同的數字化進程中,如何順利打造從數字化到智能化的路徑?從數字化到智能化,不是簡單地解決生存、發展問題,而是要迎接新一輪科技革命,最終實現產業的升級。在2023年阿里云峰會Apsara Live的直播節目中,阿里云智能首席商業官蔡英華給出了一個答案:“產業升級模型中的‘業務在線化’‘組織協同化’都是企業在數字化階段的必經之路,是智能化的起點,‘應用智能化’將主要賦能于產業智能化階段,最終打造出具有“創新性、敏捷性和開放性”新型組織,實現數據驅動的數字到智能化轉型。在此過程中,云和AI正走向深度融合,阿里云智能以云計算為基石、以AI為引擎,提出了“云智一體”關鍵戰略。”
飛天智算,與創新者同行
阿里云堅持四大方向“大算力、大模型、大生態、產業化”,更好地為產業創新加速提供動力。
如今,大模型已經表現出前所未有的理解與創造能力,而大模型的訓練則需要更大的算力資源、更快的計算效率,集約化的算力設施是基礎;而從模型優化和應用看,需要在線化的服務。
技術生態和產業生態是搶占AGI制高點的“助推器”,阿里云具有AI技術普惠化和AI模型開源的能力優勢。為了避免出現“科學家寫代碼、科學家調參數”的情況,阿里云提供了模型訓練、部署、推理優化的全鏈路工具產品“PAI”;此外,阿里云去年推出AI模型開源社區“魔搭(ModelScope)”,降低模型使用門檻,共建模型生態。
產業生態是構筑商業閉環和競爭壁壘的關鍵。阿里云在2023阿里云峰會上宣布了開放通義大模型,基于大模型將會形成“大數據->大模型->新產品->新用戶->新數據”的新型循環,打造新型人工智能應用,更好服務客戶。
商業化是AI產業大發展的必要條件,只有找到合適的應用場景,并大規模的商業化,AI才能“落地生根、發芽結果”。 阿里巴巴是同時擁有“豐富AI應用場景+ 規模化AI應用經驗”的科技公司。比如阿里智能客服,承擔了淘寶98%的客服服務,相當于70萬人工客服。未來還會有更大量級的“AI場景訓練公司”,基于阿里云通用預訓練大模型和開放的API,形成實際落地的產業智能化場景。
云智一體,加速產業創新發展
阿里云作為公共云廠商,去年發布了“飛天智算平臺”,并已經建成了兩座超大規模的智算中心(烏蘭察布和張北),為企業、科研和公共服務提供以云計算為核心的完整技術體系,支撐算力、數據、算法的完整技術閉環,并通過智能化技術加速產業發展,助力城市管理,開拓科學探索新范式。
AI加速了產業應用,讓各行各業都可基于云上的融合算力,以更低成本、更高效率進行數字化轉型和智能化升級。在汽車領域,自動駕駛模型訓練成為一頭“吃算力”的巨獸。小鵬汽車與阿里云在烏蘭察布共建了算力規模達600PFLOPS的自動駕駛專用智算中心“扶搖”,將小鵬自動駕駛核心模型的訓練速度提升了近170倍。
AI助力了城市管理,用算力和數據智能優化和高效調配城市自然資源和公共資源的使用。2021年宜昌城市大腦引入了城市信息模型、物聯網、AI等技術,構建起了城市級的智能數字孿生,為120、119等特種車輛規劃最優行進線路,打造生命救援“綠色通道”,最高能夠節約 50%的通行時間。如今,阿里云已經服務了50多個城市大腦的建設,通過一座座智能化城市,提升人們的生活幸福感。
AI加速了前沿科學探索,讓過去原理驅動和數據驅動的兩種范式得以統一,更好地解答更高維度的問題。阿里云與復旦大學共建了智能算力和通用算力相融合的科學計算平臺,致力于幫助更多的科研團隊,探索過去無法計算的科研課題,創造全新的科研方法。
蔡英華表示:“隨著新一輪AI技術浪潮的爆發,大規模多元算力的高效供給,是構建AI模型開發和服務的核心基礎設施。阿里云將全力以赴滿足AI時代對算力的需求,通過進一步開放飛天智算服務,助力AI開發的落地,以及在企業和產業等方面的深度應用。”
云智一體致力于服務“數實融合”,幫助產業從信息化邁向數字化、智能化,最終實現為產業創新提速。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