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點!四川成都2歲兒童疑因重癥甲流死亡,流感抗原檢測不準確惹的禍?
造成治療“延誤”的原因在于,“(入院后)初次檢測甲流陰性后,醫院已將甲流排除,未按照甲流進行治療”。
張女士提供的醫院流感檢驗報告單顯示,醫院進行的是甲、乙流的抗原檢測(膠體金法)。
(相關資料圖)
流感抗原檢測準確性有多高?檢測陰性可以排除流感診斷嗎?
答案是,流感抗原檢測陰性不能排除流感診斷。
但是,這是一種醫學常識,因而,涉事醫院不可能因為入院時流感抗原檢測陰性而排除流感的診斷。
當然了,至于醫院是否因為檢測陰性而沒有給予抗流感病毒治療呢?倒有可能。
流感的診斷
在前面的文章中我介紹過了,單純依靠臨床癥狀和體征根本無法準確診斷流感,以及將之與其他急性呼吸道感染性疾病進行鑒別。
流感確診依賴需要特定實驗室的流感病毒逆轉錄聚合酶鏈反應(RT-PCR)核酸檢測或者病毒培養。
但是,這些檢測需要較長的時間,對于需要快速診斷和及時治療的急性呼吸道感染性疾病的處置沒有實用價值。
因而,科學家開發了幾種商業化流感快速檢測方法,包括傳統快速流感(抗原)診斷測試(RIDTs)、數字免疫(抗原)測試(DIAs),以及快速核酸擴增測試(NAATs)。
臨床使用中,首選快速核酸擴增測試。
目前,國內醫院中提供的主要是傳統的流感抗原檢測,也就是新聞中涉事醫院進行的檢測。
但是,在醫療實踐中,有關流感診療指南一致性地指出,對于門診的大多數患者來說,流感只需要基于癥狀和體征的臨床診斷,沒有必要進行流感病毒病原體實驗室確診。
即使是考慮抗病毒治療,也可以在缺乏實驗室診斷的情況下,依賴于臨床診斷開始治療。
實驗室檢測可能對疑似流感的住院患者和確診后將改變治療決策的患者或有必要。
這是因為,3種商業化流感快速檢測的準確性都不足以支持獲得準確的診斷。
商業化快速流感檢測的準確性
反映一種檢測準確性的有兩個指標,靈敏性和特異性。
所謂診斷敏感性,是指將實際患者正確地判斷為陽性(真陽性)的百分率,也就是在診斷疾病的時候不漏診的機會有多大;
所謂診斷特異性,就是指將實際無病者正確地判斷為陰性(真陰性)的百分率,也就是在診斷某疾病時,不誤診的機會有多大。
商業化流感快速檢測的共同問題是敏感性低。
比如說,如果靈敏性僅有20%,就是說,有100個流感病人接受檢測,被檢測為陽性結果從而獲得確診的僅有20人,其他80人都被錯誤判斷為陰性而漏診了。
商業化流感快速檢測的靈敏性有多低呢?
一項大型的綜述分析表明,對于甲流檢測,傳統快速抗原檢測的靈敏性為54%;數字免疫檢測為80%,快速核酸擴增檢測靈敏性高達92%。
對于乙流檢測,傳統快速抗原檢測的靈敏性為53%;數字免疫檢測為77%,快速核酸擴增檢測靈敏性高達95%。
所有檢測的特異性都很高,高于98%。
這就意味著,幾種檢測一旦陽性,通常就是真的感染了流感,因而不會造成誤診。
但是,由于靈敏性(相對)較低,即使是陰性,也不足以排除流感診斷。
尤其是,傳統的流感抗原檢測靈敏性僅稍高于50%;如果陽性,可以有很大把握確定診斷;但是,如果是陰性,真正沒有感染的機會僅僅略高于一半一半,根本不能用來排除流感的可能。
涉事醫院的診療或真的存在差錯
首先,事主張女士對涉事醫院“(入院后)初次檢測甲流陰性后,醫院已將甲流排除”的指控并不成立。
這是因為,由于甲流抗原檢測靈敏性很低,這在醫學界眾所周知,即使檢測陰性并不能排除流感診斷是一種醫學常識,因而,涉事醫院不會因為一次抗原檢測陰性而除外流感的診斷。
至于,會不會因為這一次檢測結果而導致沒有“按照甲流進行治療”呢?
倒有可能。
所謂“按照甲流進行治療”,無非就是在盡可能早(最好在癥狀出現的24小時以內,或者48小時以內)開始使用奧司他韋等抗流感病毒的藥物治療。
而且,患者僅有2歲多,屬于5歲以下容易發生流感相關并發癥高風險,即應該及早進行抗流感病毒藥物治療的患者。
目前我們可以獲得公開的消息中,并沒有醫院是否進行了抗流感病毒治療的內容。
如果醫院沒有及時給予抗流感病毒治療,或者的確被事主抓住痛腳。
而且,患兒又已經因為病情嚴重而被收入醫院治療,在目前流感流行高峰期,=并且患兒的哥哥最近患過流感,患兒有明確接觸史的情況下,即使初次抗原檢測陰性,仍屬于高度疑似流感病例,住院后應該進行確定性的流感病毒RT-PCR核酸檢測。
如果醫院沒有進行這項檢測,則又構成了診療過程中的又一瑕疵和被抓住的痛腳。
當然了,即使醫院的確存在上述兩個差錯,但是否與患者的最終死亡存在因果關系,從而需要承擔多大的責任,都不好判斷。
因為,奧司他韋等抗流感病藥物的有效性存在很大爭議。比較一致的證據認為,早已使用可以縮短半天到1天的病程。
至于是否能降低流感嚴重并發癥和死亡風險,缺乏一致性證據支持。
綜上所述,即使流感抗原檢測陰性,患兒仍然屬于高度疑似流感的高危住院患者,院方一方面應該進行流感病毒RT-PCR核酸檢測;同時也應該及早進行抗流感病毒藥物治療。
如果,院方沒有進行上述兩項診斷檢測的藥物治療,難免會對孩子的死亡承擔一定的責任。
在這個過程中,醫院進行的流感病毒抗原檢測或反而起了壞作用?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