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球速訊:胡笳十八拍原文_胡笳十八拍是誰的作品
1、蔡文姬是我國漢末著名琴家,史書說她“博學而有才辯,又妙于音律”。
2、父親蔡邕是曹操的摯友。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3、文姬之父是東漢著名學者蔡邕,母親趙五娘知書達理,與蔡邕琴瑟和諧。
4、遺憾的是,兩人結婚20余年都沒孩子。
5、五娘勸丈夫納妾,蔡邕堅決不同意。
6、蔡邕45歲時趙五娘才生了文姬,作為“獨生子女”的蔡文姬被父母寵愛的程度可想而知。
7、蔡文姬博學多才,音樂天賦自小過人。
8、她6歲時,中秋之夜,蔡家祭月,聽父親在大廳中彈琴,隔著墻壁就聽出了父親把第一根弦彈斷的聲音。
9、她父親驚訝之余,又故意將第四根弦弄斷,居然又被她指出。
10、蔡邕震驚于女兒的天分,開始教女兒學琴,兩年之后,文姬琴藝學成,蔡邕將自己的焦尾琴送給了女兒。
11、文姬很小就顯示出過目不忘的驚人記憶力,蔡邕傾其所能,教其詩賦文章,12歲的文姬已全面繼承了父親的多種才能,成為一代神童。
12、蔡文姬16歲時嫁給衛仲道,衛家當時是河東世族,衛仲道更是出色的大學子,夫婦兩人恩愛非常,可惜不到一年,衛仲道便因咯血而死。
13、蔡文姬不曾生下一兒半女,衛家的人又嫌她克死丈夫,才高氣傲的蔡文姬不顧父親的反對,毅然回到娘家。
14、后來父親死于獄中,文姬被匈奴掠去,這年她才23歲,被左賢王納為王妃,居南匈奴12年,并育有二子,此間她還學會了吹奏“胡笳”及一些異族的語言。
15、她在胡地日夜思念故土,回漢后參考胡人聲調,結合自己的悲慘經歷,創作了哀怨惆悵、令人斷腸的琴曲《胡笳十八拍》。
16、建安十三年(208年)曹操感念好友蔡邕之交情,得知文姬流落南匈奴,立即派周近做使者,攜帶黃金千兩,白璧一雙,把她贖了回來。
17、這年她35歲,在曹操的安排下,嫁給田校尉董祀,就在這年爆發了著名的“赤壁之戰”。
18、蔡文姬嫁給董祀,起初的夫妻生活并不十分和諧。
19、蔡文姬飽經離亂憂傷,時常神思恍惚;而董祀正值鼎盛年華,生得一表人才,通書史,諳音律,自視甚高,對于蔡文姬有些不滿意,然而迫于丞相的授意,只好接納了她。
20、婚后第二年,董祀犯罪當死,蔡文姬顧不得嫌隙,來到曹操的丞相府求情。
21、曹操念及昔日與蔡邕的交情,又想到蔡文姬悲慘的身世,于是寬恕了董祀。
22、蔡琰,又名文姬,中國歷史上絕無僅有的集文學家、書法家、音樂家于一體的女性。
23、她的《胡笳十八拍》被郭沫若稱為“是一首自屈原《離騷》以來最值得欣賞的長篇抒情詩”。
24、據《胡笳十八拍》而創作的同名琴曲,是我國音樂史上一首杰出的古典名曲。
25、它以十分感人的樂調訴說了蔡琰一生的悲慘遭遇,抒寫了主人公對祖國、對故土的深沉思念及骨肉離別的痛苦感情。
26、《胡笳十八拍》體現了南北音樂文化的交匯。
27、“拍”是音樂的段落,十八拍即十八段。
本文到此分享完畢,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