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看點】田間地頭筑起科研平臺 東方火龍果科技小院助力鄉村振興
(資料圖)
新海南客戶端、南海網、南國都市報5月14日消息(記者 李紹遠 通訊員 王容霞)近日,在海南水果島農業開發有限公司火龍果基地試驗區,來自中國農業大學的研究生周兵輝和谷萌正頂著烈日在田間地頭采集土壤樣品。他們通過對土壤理化性質的分析,更好結合實際給企業提供更加科學的用肥建議,讓企業更加精準用肥,提高肥料利用率,達到減肥增效的效果。
中國農業大學三亞研究院通過在東方建立火龍果科技小院,將課題研究、實驗室搬到了田間地頭,以研究生駐地研究為主,研究解決火龍果實際生產遇到的問題,及時為企業答疑解惑、化解難題,推動更多的新技術走向田間地頭,為鄉村振興增添動力。
“我們對企業的生產狀況進行調研,了解企業的生產需求,針對相應的問題開展課題研究。”周兵輝說。谷萌介紹,他們至今已駐扎基地400多天,科技小院4人撰寫了上千頁的工作日志,對農業、農村、農民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他們會將課堂知識與鄉村實踐緊密結合起來,厚植愛農情懷,練就興農本領,在鄉村振興的大舞臺上建功立業。
東方火龍果科技小院由中國農業大學三亞研究院連同海南水果島農業開發有限公司建立,主要采取“政府+高校+企業”三位一體模式,針對企業種植火龍果現實存在的生產問題進行研究探索,更好地帶動當地火龍果產業的生產發展。
自去年師生正式駐扎科技小院后,他們堅持將科技應用到火龍果生產實踐中,圍繞養分管理、土壤分析、栽培等方向開展實驗,進行效果分析對比,尋找出一系列標準化的適合當地火龍果生產發展的管理技術。2022年,海南水果島農業開發有限公司火龍果基地不僅減少了化肥的投入,年產量還提升了20%以上。
水果島公司牧場火龍果基地場長劉濤告訴記者,下一步,他們將與科技小院的師生一起,進一步總結、優化、創新海南火龍果生產管理技術,進一步推動科技落地生產,為推動海南火龍果產業標準化生產和鄉村振興貢獻力量。
科技小院一頭連著高等學府,一頭連著田間地頭,將專家學者與農民朋友緊緊聯系在一起,更好引導廣大科研人員將科技成果轉化為現實生產力,助力農業產業發展。入駐小院的研究生將理論和實踐相結合,真正把論文寫在田野間,培養了“扎根農村、服務農民”的情懷,打通了科技下鄉“最后一公里”。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