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氪丨賽力斯的難題:扣非虧損9億,經營現金流-20億,問界產量單月-60%-快資訊
4月28日晚,賽力斯公布了其2022年全年財報,以及2023年一季度業(yè)績報告。
(資料圖片)
2022全年,賽力斯實現營業(yè)收入341.05億元,同比增長104%,實現歸母扣非凈利潤-42.96億元,虧損金額同比擴大53.79%。
就全年業(yè)績來看,公司營收位于此前業(yè)績預告區(qū)間中部,利潤位于下限,基本符合市場預期,不過一季報還是有一點辣眼睛。
具體來看,賽力斯2023年一季度實現營業(yè)收入50.91億元,同比下降0.79%;實現歸母扣非凈利潤-9.24億元,虧損金額同比擴大22%;經營活動凈現金流-21.68億,凈流出金額同比擴大超10倍,是本季度財報最危險的一項財務指標。
5月4日晚,賽力斯又公布了其4月份的產銷數據,其中問界系列汽車銷量僅2953輛,同比下降14.13%,產量1236輛,同比下降60%,這無疑又給其脆弱的股價一記重拳。
營收:低迷狀態(tài)產銷數據已先行反應
乘聯(lián)會此前發(fā)布數據顯示,1-3月新能源乘用車批發(fā)銷量達到150.1萬輛,同比增長25.8%。
從賽力斯發(fā)布的銷量數據來看,公司Q1新能源車累計銷量19,973輛,同比增長40.65%,其中問界系列汽車銷量11,674輛,同比增長131.44%,而賽力斯非新能源車型銷量Q1則同比下降超50%。
營收方面,非新能源車銷量下滑是導致公司2023年Q1營收同比微降0.79%至50.91億元的主要原因。
圖:問界系列汽車單月產銷數據 資料來源:Wind、36氪整理
不過,賽力斯新能源車銷量增速遠超行業(yè)平均水平主要源自去年低基數的影響。此前,資本市場曾給出問界系列汽車2023年20萬+的銷量預期,但目前來看已經幾乎無法實現目標。
好在市場已經提前從公司公布的月度銷量數據得到了消息,并做好了心理準備,并未對財報的發(fā)布作出過度反應。
其中一月份銷量的環(huán)比腰斬,以及二三月份的繼續(xù)低迷已經使賽力斯的股價下挫近30%。
然而,最新公布的四月份產銷數據,則有可能會再一步打擊投資者的信心。
在文章開頭我們也提到,問界系列汽車在4月份的銷量僅2953輛,同比下降14.13%。反觀其他新能源車廠的數據,理想4月交付新車2.57萬輛,同比增長516.3%,蔚來4月則交付新車0.67萬輛,同比增長30%。
圖:賽力斯23年4月產銷數據 資料來源:公司公告,36氪整理
毛利率:同比回升、環(huán)比大降,與銷量強相關
再看毛利率,本季度賽力斯毛利率從同比來看有所回升,但環(huán)比則大幅下降。
其中,毛利率同比回升主要源自動力電池成本下滑,以及去年同期低基數下銷量提升帶來的規(guī)模效應。環(huán)比大幅下降,則源自產銷數據環(huán)比大幅下滑帶來的折舊攤銷壓力的劇增。同比與環(huán)比數據的差異,在邏輯上并不沖突。
圖:賽力斯單季毛利率水平 資料來源:Wind、36氪整理
就新能源車企而言,對毛利率影響最大的成本項無非原材料和制造費用兩個科目,其中原材料中占比最大的是動力電池成本,而制造費用中占比最大的則是折舊。動力電池成本與碳酸鋰價格掛鉤,單位折舊則與銷量掛鉤。
從折舊情況來看,截止2023年一季度,賽力斯賬面固定資產+在建工程合計已超90億元,研發(fā)資本化以及土地使用權形成的無形資產+開發(fā)支出超過80億元,上述資產每年至少給賽力斯帶來20多億的折舊攤銷壓力。
從產銷數據來看,賽力斯新能源車銷量同比大幅提升,確實可以降低單位折舊,從而提升對應業(yè)務的毛利率水平。
當然,要是環(huán)比來看,相比2022年Q4問界車型月均10000+的銷量,2023年Q1月均僅約4000的銷量顯然不足以攤薄折舊攤銷費用,因此毛利率才出現環(huán)比大跌的情況。
另外,從碳酸鋰價格來看,今年以來,碳酸鋰價格降幅已超60%,這也帶動著下游動力電池和車企毛利率的回升。
根據最新的一季報數據顯示,寧德時代的毛利率同比提升超6個百分點,比亞迪的毛利率同比則提升超5個百分點。
利潤:拋開政府補助,虧損仍在持續(xù)擴大
單從歸母凈利潤數據來看,賽力斯一季度虧損6.25億,而去年同期則虧損8.39億元,虧損金額已呈縮緊之勢。
然而,這并非源自賽力斯經營層面的改善,而是因為政府補助帶來的非經常性損益的增加。
2023年Q1,賽力斯在賬面確認了3.48億元的其他收益,這部分收益主要來自于政府補助。一般而言,企業(yè)常常是一次性收到政府補助款項,在其他財報期間按條件分期確認收益。
我們認為,賽力斯本次確認的收益,其資金很可能在2022年就已經到賬,而公司利潤表中3.48億元的收益,除了讓報表更美觀外也別無他用。
因此,在將利潤口徑從歸母凈利潤轉向歸母扣非凈利潤后,就會發(fā)現賽力斯的虧損實則在擴大而非縮窄。
有投資者會好奇,從毛利率的角度來看,賽力斯毛利率從22Q1的6.68%上升至23Q1的8.88%,盈利能力整體看起來處于修復中,為何歸母扣非凈利潤卻還在下降呢?
這是因為,賽力斯在費用端,尤其是銷售費用的支出在大幅增加,并且未來很可能還會持續(xù)。
此前,借助華為的銷售渠道,賽力斯的銷售費用率在造車新勢力中曾一度處于非常低的水平。但從2022年下半年開始,賽力斯的銷售費用率開始大幅攀升,從2022上半年的11.76%提升至2023Q1的15.08%。
翻開賽力斯2022年的年報,其48億元的銷售費用中,40億元來自廣宣、形象店建設及服務費。其中,服務費主要包括支付給華為的費用,與汽車銷量強相關。
而在2023年Q1公司汽車銷量低迷的背景下,賽力斯的銷售費用率依然大幅上升,意味著公司可能已經開始加大自營銷售渠道的建設,以擺脫市場對其過度依賴華為的質疑。
但是,與其他自建銷售渠道的造車新勢力相比,這個銷售費用率水平還遠未達標,在銷量不夠給力的背景下,未來賽力斯的燒錢方向很可能會從資本支出轉向銷售渠道的建設。
圖:賽力斯單季度銷售費用率 資料來源:Wind、36氪整理
現金流:壓不住供應商的款項,是最危險的
在本次發(fā)布的財報中,有一個非常令人擔憂的細節(jié)是,賽力斯的經營活動凈現金流連續(xù)兩個季度大額凈流出,累計超過40億元。
而從公司的資金儲備來看,在2022年發(fā)布定增后,賽力斯截止23年Q1賬面貨幣資金及交易性金融資產共約154億元。很顯然,賽力斯的資金儲備無力支撐持續(xù)的大額現金流出。
此前,在我們對賽力斯的分析中曾指出,公司的經營活動現金流看似穩(wěn)健,但主要來自于對供應商款項的占用。截止2022年末,賽力斯應付票據及應付賬款金額達到256.7億元,而高額的應付款項也使得公司的資產負債率達到79%。
79%的資產負債率是什么樣的水平呢?
通過對比國內幾家大型車廠的資產負債率,我們不難看出,賽力斯的資產負債率在同業(yè)中明顯處于高位,與北汽藍谷接近。就具體數據而言,賽力斯的資產負債率高出比亞迪約4個百分點,高出蔚來汽車約8個百分點,高出理想汽車30個百分點。
盡管新能源車老大比亞迪的資產負債率也同樣超過了70%,但比亞迪已經形成了良好的資本市場預期和商業(yè)預期,在這種預期下,公司對上游供應商的占款能力也會不斷維持甚至強化。
具體來看,2022年全年,比亞迪的經營活動凈現金流為1408.38億元,2023年一季度的經營活動凈現金流則為144.66億元,同比增長22%。因此,目前比亞迪還不需要擔憂債務問題。
圖:國內車企資產負債率對比 資料來源:Wind、36氪整理
而賽力斯則不同,在資本市場信心不足的背景下,一旦公司對供應商款項的控制力減弱,那么現金流就會受到非常明顯的沖擊。
回歸到數據,我們就能看出,賽力斯2022Q4/2023Q1的應付賬款及應付票據分別為256.70/231.86億元,也就是說,賽力斯在2023年一季度對供應商凈支付的款項高達近25億元,而這也成為賽力斯2023年Q1經營活動凈現金流大額流出的主要原因。
圖:賽力斯單季度經營活動凈現金流 資料來源:Wind、36氪整理
對賽力斯而言,未來不管是繼續(xù)進行產能擴張,亦或是加強銷售渠道的建設,都需要充足的資金支持,而在低迷的銷量水平下,公司又沒有充足的自我造血能力,未來的賽力斯想要實現持續(xù)經營,只能繼續(xù)依靠外部渠道融資。
但從融資渠道來看,債務端,公司接近80%的資產負債率已無力扛起債務重擔。因此,賽力斯只能通過股權融資“大口回血”。
然而,在股價持續(xù)下跌的背景下,資本市場是否還愿意為賽力斯的股權高價買單還是一個未知數。
在“銷量”這個牽一發(fā)而動全身的指標沒有給資本市場足夠的信心以前,賽力斯股價的下跌可能還沒有結束。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