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察干部談話優缺點簡短_考察干部談話優缺點
1、浙江省委組織部實施干部考察“五步成像法”以來,干部考察材料在“特點寫清、成績寫實”方面有較大改進。
(資料圖)
2、但是,在考準寫準干部的缺點方面,還存在不小差距。
3、梳理這幾年的干部考察材料,發現一些材料對缺點表述程式化、臉譜化較為明顯,有些缺點變成了“軟缺點”、“可愛缺點”,還有像“希望”之類的“假缺點”,與其說“缺點”更像是“優點”。
4、具體表現在五個方面:是不夠詳細。
5、寫優點洋洋灑灑,寫缺點往往一筆帶過,如表述某干部缺點“有時工作粗些”、“個性較強”;2、是不夠直接。
6、常用“有時、有些、過于、偶爾”等一些限制詞加以弱化,如評價某干部“有時過于求穩,工作節奏慢了點”,還有的先戴個客觀的帽子再虛晃一槍,“平時忙于日常事務,理論學習不夠”,與其說是缺點,不如說是在為其解釋;3、是不夠具體。
7、抽象概括多,具體事例少,無法得到印證,諸如“有時有急躁情緒”、“抓工作有時過急”等;4、是不夠鮮活。
8、程式化、雷同化多,個性化語言少,“急躁”、“批評嚴厲”、“不夠大膽”等成了常見語;5、是不夠辛辣。
9、直言不諱的少,回避主要缺點,拿小毛小病說事,無關痛癢,有的甚至以“建議”、“希望”來代替。
10、擴展資料:破解“五不夠”的對策準備要充分。
11、做到“有的放矢”,考察前對崗位、考察人選先做分析。
12、仔細分析擬任崗位性質、要求,區分領導和非領導職務、正職和副職、行政和業務等不同要求,從崗位需要角度把握人選的缺點不足。
13、事先收集人選的工作總結、個人對照檢查、民主生活會上的批評意見等材料,查閱干部檔案、群眾來信來訪記錄以及新聞媒體的正反面報道等情況,了解人選在歷次考察材料中的缺點不足和調查材料中的結論。
14、考察要深入。
15、考察談話是目前干部考察中最直接、最有效、互動性最強的一種獲取信息的方式,通過講方法技巧,從短時間里騰出“富裕”時間,來“挖”出人選的缺點。
16、要多種方式并用,讓談話人員“談”出缺點。
17、對性格內向、不善言辭的,采用一問一答提問法;對性格外向、能言善談的,采用層層遞進挖掘法;對顧慮較多、甚至不愿談的,采用消除隔閡征詢法。
18、要善于跟蹤追擊,抽絲剝繭“找”出缺點。
19、分析要透徹。
20、對人選缺點的把握認定上,不搞“觀點先行、材料佐證”,可在查閱材料、考察談話、民主測評基礎上,理出人選缺點的初步輪廓,再綜合分辨,把本質問題、深層次缺點凸顯出來。
21、須對標崗位要求來分析缺點,看是否有明顯不符合提任崗位要求的缺點。
22、從連貫性角度,立體、全面、歷史地分析缺點,避免以偏概全、本末倒置。
23、比如,指出的缺點是偶發的還是一貫的、是能力問題還是方法問題,得出的判斷是本質問題還是小節問題、是品行問題還是性格問題,形成清晰邏輯脈絡。
24、注重與個性、優點結合起來分析,做到相互呼應而非自相矛盾。
25、表述要準確。
26、缺點表述力求“精、實、準、像”。
27、必須用客觀事實說話。
28、盡量采用素描方法,語言要鮮活,把談話中的生動例子、詞匯原汁原味保留好,分地寫明“短板”在哪里、“欠缺”在何處,“不足”到什么程度,具體表現在哪些方面,準確、形象勾勒出人選的“長短肥瘦”。
29、必須突出主要缺點,凸顯個性特征。
30、要因人而異、因崗而異,濃縮提煉談話中反映出來的共性問題,通過有針對性、有側重點的描述,把人選最主要的缺點寫深寫透,既不要夸張也不要縮小。
31、自身要過硬。
32、精準施策對干部考察人員提出了更高要求,是對其理論功底、政策思想水平以及認識和表達能力的綜合檢驗。
33、首先,加強學習、增加積累,提高辨析能力和文字表達能力。
34、比如,要拓寬知識面,學習掌握心理學、邏輯學等方面的談話技巧、辨析方法和認知手段。
35、其次,建立“考察工作回頭看”制度。
36、每次考察工作結束后,集中起來分析工作得失。
37、第三,建立相對穩定的考察工作人員備選庫,服務集中性考察任務。
本文到此分享完畢,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