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熱訊:帶長輩出游是什么感受?過來人說“幾多歡喜幾多愁”
現代快報訊(記者季雨張然)3月9日,“孫女帶73歲爺爺實現5個人生第一次”的話題沖上熱搜。江蘇一名女生帶著爺爺奶奶和外公一起旅游,回程后,73歲的爺爺表示:這次旅行非常開心,很多事情都是第一次體驗。這位女生坦言,年輕人生活中早就習以為常的事,長輩都很好奇。但是,想讓他們不顧消費價格,開開心心享受,是一件很難的事。
網友們紛紛為女孩的孝心點贊,也有人表示想帶老人出游,卻苦于假期有限。帶著長輩一起出游是怎樣的感受?現代快報記者采訪了多位有此經歷的市民。他們表示,疫情三年,長輩們也老了三歲,更要珍惜春光,抓緊時間帶長輩出門走走。雖然過程幾多歡喜幾多愁,但是帶著老人去旅行,卻是一件特別幸福的事情。
【資料圖】
△香港旅游團,媽媽給女兒拍照 現代快報+記者 錢念秋攝
年輕人
帶著老人“旅”盡大好河山,可謂是幾多歡喜幾多愁
為了能讓老人安享晚年,許多兒女也懷著一片孝心,在繁忙的工作和生活中抽出時間,陪同父母一起出行。今年2月24日,南京迎來了內地與港澳全面恢復通關后的首個入境旅游團。由14位游客組成的香港團從第一站梅花山出發,開啟他們為期4天的旅程。其中就有一名游客陳女士,是帶著媽媽來旅游。
“選擇到南京來旅游,就是為了看梅花。”陳女士在旅行社看到了南京旅游產品的廣告,被照片中絢爛的梅花吸引。和媽媽經過一番商量,立馬報名陪媽媽過來玩。“這是我們第一次來南京,感覺南京很靚,處處都是好風景。”陳女士的媽媽胡潔明在很多年前來過一次南京,“當時沒有來梅花山,這次來看到梅花,真的好靚啊,希望有機會再來南京。”
當然,帶著老人出游,并不全是美好的畫面,由于生活習慣和思想觀念的差異,年輕人帶著老人出游,往往考慮的細節會更多。這些細節小到起床時間點,大到游覽景點之間的車程,都得一一計算在內。
南京市民沙依含和丈夫,就帶著爸爸媽媽、兒子來了一場說走就走的旅行。“我們是從南京出發,目前已經到達了廣西潿洲島,預計整個旅行要20多天。”沙依含告訴現代快報記者,這是三年疫情以來,第一次舉家出行,出行之前就做了很多攻略。“如果是我們自己出游,肯定是想去網紅打卡點。但是帶著老人,就會安排輕松一點的行程。”住宿條件要好一些,這是最基本的。其次,在景點內徒步時間不能長,最好有接駁車。
盡管出發之前已經做了充足的準備,但是一路上仍然是“幾多歡喜幾多愁”。如果說旅游的硬件條件可以提前預知,那最讓人頭疼的還是生活習慣。“我們習慣睡懶覺,但是老人起得早,還一定要吃早餐,我們就必須給他們安排帶早餐的酒店或者民宿。”還有旅途中不得不面對的二選一問題,也讓沙依含覺得很抱歉。“我們到了武漢,肯定是要去吃夜宵的。但是這時候兒子已經要休息了,爺爺奶奶就必須有一個留下來陪孩子,這方面真的是辛苦爺爺奶奶了。”
諸如以上這些在旅途中的意見不合,在旅途中的“犧牲”成全,都成了印象深刻的生活片段,讓沙依含覺得“累并快樂著”。但她坦言,當看到公公婆婆整理照片時笑嘻嘻的神情,就覺得自己做了一件特別值得炫耀的事情。
△李阿姨和孫子的合影 受訪者供圖
老人
與子女出游意愿各不相同,65-70歲成為“分水嶺”
現如今,退休老人實現了時間自由,他們和老同學、好友組成了夕陽紅旅游團,可以說是出游熱情高漲,一點不輸年輕人。沙依含也這么說,“幾年前,我公婆有自己的社交圈,也能自己開車,經常和朋友出去旅行,動不動就是一場五天四晚的旅行。”但是現在,這個現象有了改變。
事實上,65-70歲成了一個“分水嶺”,很多這個年齡段以上的老人出游計劃,遇到了重重障礙。老人年紀大,一個人出去,家人不放心;跟團旅游,又擔心自己跟不上隊伍。對很多65歲以上的老年人來說,他們更傾向于和兒女們一起出游,南京市民李阿姨就是其中一員。
李阿姨今年66歲,自稱是一個保持著對未知世界好奇心的人,很喜歡出去走走。兒子工作忙,能陪伴的時間不多。退休以后,她就經常跟老姐妹一起出去玩,最遠跑到冰島、埃及這些國家。
但是年紀大了一點后,特別是過了65歲,李阿姨自己也感覺,身體不如以前硬朗,一個人遠行也會忐忑。兒子主動提出來,帶她出去玩。她也高興,一家人一起去過新疆、貴州。兒子習慣落地自駕,開車一整天辛苦,她心疼兒子,到酒店就主動把兒孫的臟衣服洗了,晚上好讓兒子早點睡。
她挺能體諒一家人出行的不易。“每一代人,生活習慣、消費習慣都不一樣。既然讓兒子訂好行程,我就少操心了,安安心心玩就好。我如果一會兒嘮叨吃飯貴了,一會兒嘮叨酒店貴了,那一家子的興致都沒了。”但有一些事兒,她也沒辦法忍,兒子有時候為了拍照,住在山里條件比較差的民宿,她覺得衛生環境不夠好,夜里就會失眠。還有,她習慣頓頓必須有蔬菜,可兒子帶她去西部玩,頓頓吃牛羊肉,這也吃不消。
她坦言,一家子老的老,小的小,湊到一起玩,行程安排不容易。孫子喜歡玩一些刺激的項目,兒孫玩沙漠摩托,她就靜靜等著。自己喜歡看一些人文古跡,孫子年紀太小,還不能欣賞,他們就玩得快一點。
一家人想要玩得開心,還是要能互相體諒,互相遷就。
其實在疫情這三年,讓李阿姨也有了一種危機感,畢竟年長了3歲。特別是2019年底,又動過大手術,她就會擔心“以后玩不動了”,特別想趁著還能走走看看的年紀,再出去逛逛。今年開春以來,兒子已經帶著李阿姨玩了兩趟,都是江蘇省內的行程,看看古跡、逛逛博物館、觀賞候鳥遷徙,也是一番愜意的享受。李阿姨說,其實自己的興趣更偏人文古跡,但一家人出來玩,很享受有兒孫陪伴的感覺。或許,去哪里并沒有那么重要,跟誰出去玩,反而更能給旅行帶來不同體驗。
旅企
闔家出游高峰還要等到節假日
盡管身邊帶老人出游的個例越來越多,但現代快報記者采訪在線旅游平臺和旅行社發現,按照絕對比例來說,陪老人出游的游客占比并不高。
“主要是年輕人沒時間。”位于南京紅廟的一家旅行社門店工作人員朱杰告訴現代快報記者,紅廟周邊居住著不少老年人,他們大多喜歡與年紀相仿的朋友結伴出游,“一般80歲以上的才會有子女陪同出游,最近就有80多歲的老人報名了港澳專列,是子女一起陪著的。”
途牛旅游網公共關系部王騰飛也表示,從途牛平臺的出游預訂情況來看,親子游占比較高,帶著老人出游的并不多,“年輕人給父母預訂旅游產品比較多。”據王騰飛介紹,闔家出游情況,一般要等到節假日,“三代人一起出游,在五一、十一、春節這種長假期間會比較多。”
(來源:現代快報全媒體)
更多精彩資訊請在應用市場下載“極目新聞”客戶端,未經授權請勿轉載,歡迎提供新聞線索,一經采納即付報酬。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