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看點:白鷺灣科技生態園亮相 成都推動商貿與科創“雙核共振”
記者 吳亞飛
2月20日,白鷺灣科技生態園全球首發暨成都錦江國家人工智能創新應用先導區重大項目簽約活動舉行,200余位人工智能鏈主鏈屬企業、投融資機構、政府部門代表齊聚錦江,活動現場簽約項目20個,簽約金額130億元。
(相關資料圖)
白鷺灣科技生態園的亮相,是錦江區打造錦江軟件園的關鍵支撐,助推錦江區商貿與科創“雙核共振”。當日,錦江區還發布了“錦江軟件園首批機會清單”,釋放城市投資合作機會,尋求項目合作伙伴,共享城市發展的時代機遇。該清單圍繞產業、空間、能源、交通“四大轉型”,共發布4類257條供需信息,發布重點項目145個,企業能力清單112條。
白鷺灣科技生態園全球首發暨成都錦江國家人工智能創新應用先導區重大項目簽約活動現場。
蓉深合作 打造科技生態創新示范園區
白鷺灣科技生態園是由錦江區攜手深圳市投資控股有限公司、成都產業集團共同打造的科技生態創新示范園區。該項目總投資約200億元,規劃面積3650畝,其中科技創新區占地面積約480畝,規劃建設約120萬平方米高品質產業空間。
川觀新聞記者在園區現場見到,白鷺灣科技生態園一期、二期部分地塊的主體建筑已封頂,將建成投用智能網聯大廈,正加快建設智慧交通科創中心、開源鴻蒙大廈等重點樓宇。本次活動現場簽約的重點項目包括中國聯通智能網聯研究院、川投大健康總部、元時代西南總部、竹云科技身份安全研發基地、腦健康與人工智能產業研究院等。
白鷺灣科技生態園相關負責人介紹,預計2023年至2024年,將陸續建成投用產業空間約50萬平方米,配套空間約22萬平方米,力爭通過片區開發、蓉深共建、配套先行、定制招商、市場運維,打造生態化、科技型未來公園社區,目前已有40余家企業簽訂入駐協議。
深圳市投資控股有限公司相關負責人表示,將秉持創新發展的理念,借勢粵港澳大灣區和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的戰略優勢,充分發揮企業在科技園區、科技產業的資本運營及管理經驗,助推入駐企業實現互利共贏,持續吸引科創企業集聚。
一道九園 助推錦江商貿與科創“雙核共振”
白鷺灣科技生態園也是錦江軟件園首個亮相的示范園區。
作為超大城市的中心城區,錦江區正積極推進產業經濟地理由春熙路商貿“單核支撐”向春熙路商貿、白鷺灣科創“雙核共振”轉變。因此,錦江軟件園應運而生。
錦江區相關負責人表示,錦江區以鄰近天府軟件園的白鷺灣片區作為主陣地,打造錦江軟件園,積極發展以人工智能創新應用為引領的現代產業體系,并于2021年成功獲批建設成都國家人工智能創新應用先導區。
該負責人談到,目前,作為成都軟件產業發展核心的天府軟件園,其核心承載區趨近滿負荷運行,對此,錦江軟件園旨在以更大的空間載體承接成都軟件產業資源的擴張和發展。
錦江軟件園規劃圖
錦江軟件園具體布局為“一道九園”。其中,“一道”指錦江大道,正在加快打造雙向八車道的交通功能,“U型空間”的景觀功能和車路協同試點的產業功能。“九園”指沿錦江大道布局的九大人工智能創新應用特色產業園區,分別是白鷺灣科技生態園、交子公園金融商務區(錦江片區)、錦江數智產業港、中國生物科創谷、58數字生活城、新能源汽車商貿城、智慧康養產業園、都市文旅產業帶、468數字文創谷。
“九個園區各具特色,可滿足不同產業、企業在此發展壯大。”該負責人介紹,從區域位置來看,錦江軟件園地處中心主城區,東接龍泉驛先進制造產業帶,北連主城區商務商貿產業帶,南鄰天府新區科技產業帶,西靠成都高新區金融產業帶,適合軟件與其他產業融合發展。此外,32.5平方公里的錦江軟件園中18平方公里是“三圣花鄉”生態綠地,為企業發展、人才引進提供了良好的生態環境。
錦江區委宣傳部供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