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折騰”的李海瑞
內蒙古日報見習記者 方圓
熱浪滾滾的8月,太陽炙烤大地,內蒙古呼和浩特市賽罕區黃合少鎮格此老村的共享菜園里卻別有洞天,清風徐來之間,綠意盎然,涼爽宜人。
“認領了土地當了園主,自己想吃啥就種點啥。”王巖說,“能吃上純天然無污染的蔬果,還不用操心,從手機監控就能看到自己的莊稼地。海哥把地打理得特別到位,我們這些遠在市區的園主都很放心。”
【資料圖】
王巖口中的海哥名叫李海瑞,是黃合少鎮格此老村的駐村第一書記。在村民的印象里,李海瑞心腸熱、點子多、愛折騰,一雙眼睛總是炯炯有神。
“我出生在農村,也喜歡農村,幫助農民增收是我最大的愿望。”李海瑞經常對村民這樣說。農村工作千頭萬緒,涉及方方面面,為了推動格此老村各項事業發展,他可沒少折騰,直播就是他最先瞄準的新賽道。
2022年8月,因為銷售渠道單一,村里1000多噸胡蘿卜面臨滯銷。看著急得像熱鍋上螞蟻的村民們,李海瑞聯系了賽罕區金橋“雙創”示范區的直播平臺,開通“農村海哥”直播間。
想用小屏幕打開大市場,做起來可不簡單。好在海哥敢想敢干敢折騰,化身帶貨主播,走到屏幕前推銷特色農產品。每次直播前,李海瑞都做足準備,直播后及時復盤,總結經驗。
“那次李書記幫了大忙!積壓的胡蘿卜被一批批地銷售出去,光我家就多賺了1萬元呢。”村民王大姐高興得合不攏嘴,“今年我娘家的葡萄豐收了,還得請李書記來帶貨。”
胡蘿卜直播結束后,村民們嘗到了甜頭,不僅胡蘿卜打開了銷路,連格此老村也提升了知名度。之后,“農村海哥”的直播間不斷“上新”,格此老村的連威南瓜、糯玉米、酵素小米……越來越多的農產品搭上電商快車銷售到全國各地。
“折騰”完直播帶貨,李海瑞又琢磨起如何為村里產業升級。
“一方面,完善‘線上+線下’的銷售渠道,培育優質短視頻賬號,舉辦線下的豐收節、品鑒會等活動,繼續擴大優質農產品的知名度、影響力。另一方面,打造采摘園、民宿、產學研基地,發展鄉村旅游,推進農村產業往多元化方向發展。”李海瑞介紹道。
“世外桃源”般的共享菜園就是“海哥”為格此老村布局的網紅經濟板塊。李海瑞介紹,認購蔬菜、種植定制費的收入,會按一定比例用于困難農戶生產生活、就醫用藥補貼等。
目前,村里的花冠園粗糧、吉豐養殖、要強葡萄、源鳳采摘等特色種養殖產業已初具規模,村民人均年收入從過去的4000多元提高到2萬多元,村集體收入超過20萬元。
“以前覺得李書記太愛折騰,想一出干一出,大家有時候心里沒底。現在看來,李書記又扛事又兜底,還真能把營生干好。”村民要強激動地表示,“現在就想發自內心地說,海哥,真行!”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