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實抓好安全生產各項工作
(資料圖片)
遼寧營口鋼鐵有限公司灼燙事故、寧夏銀川富洋燒烤店燃氣爆炸事故、黑龍江齊齊哈爾第三十四中學體育館坍塌事故……近期重大事故接連發生,安全形勢異常嚴峻,全國安全生產電視電話會議強調要深刻汲取近期事故教訓,精準排查整治事故風險隱患,扎實做好安全生產各項工作。7月31日,省政府常務會議召開,研究部署扎實做好安全生產各項工作,深化安全風險隱患排查整治,堅決防范遏制重特大事故發生。
安全生產事關人民福祉,事關經濟社會發展大局;確保安全生產、維護社會安定、保障人民群眾安居樂業是各級黨委和政府必須承擔好的重要責任。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就安全生產工作發表重要講話、作出重要指示批示,反復強調要統籌發展和安全,指出“發展決不能以犧牲人的生命為代價,這必須作為一條不可逾越的紅線”“經濟社會發展的每一個項目、每一個環節都要以安全為前提,不能有絲毫疏漏”等,為我們做好安全生產工作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全省各地各部門要認真貫徹落實總書記關于安全生產重要論述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以“時時放心不下”的責任感抓好安全生產各項工作,切實把安全發展理念落實到經濟社會發展全領域、全階段、全過程,守護好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
“禍患常積于忽微。”海恩法則告訴我們,每一起嚴重事故的背后,必然有29次輕微事故和300起未遂先兆以及1000起事故隱患。許多安全生產事故看似突然,讓人防不勝防,實則有跡可循,暴露出一些地方工作中存在思想麻痹責任懸空、汲取事故教訓不深刻、安全隱患排查整治質量不高等問題。今年上半年,廣東安全生產形勢總體穩定,但較大事故、燃氣事故、房屋安全事故、危運事故、水上安全事故、有限空間事故屢有發生,防控重大安全風險的任務很重。各地各部門要保持清醒認識,把眼睛瞪得大大的,強化底線思維,從源頭上防范化解重大安全風險,真正把問題解決在萌芽之時、成災之前。決不能停留在口頭上,不能有“事后發力”思想,更不能存在走過場、心存僥幸乃至“好了傷疤忘了疼”的心理。
當前暑期、汛期疊加,極端天氣頻發,外出旅游人數增多,正是安全生產關鍵期和事故多發期。各地要強化問題導向,切實提升發現問題和解決問題的強烈意愿和能力水平,以事故多發行業領域、高風險點位等為重點,以嚴的要求、實的作風深入排查安全風險隱患,狠抓城鎮燃氣、城鄉自建房、道路交通、化工生產、水上交通、建筑施工、玻璃幕墻、消防等重點行業領域安全防范,推動排查往前移、追責往前移,堅決防范遏制重特大事故發生。第三季度廣東進入后汛期,預計登陸或嚴重影響廣東省的臺風個數為5—6個,臺風數量和降雨量較往年同期偏多,山洪和滑坡、泥石流等地質災害多發,要全力做好防汛防臺風工作,嚴格落實臨災轉移避險、防臺風“六個百分百”等措施,盡最大努力減少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
安全生產要堅持標本兼治、重在治本,建立長效機制。當前,我國正處在工業化、城鎮化持續推進過程中,安全生產基礎薄弱、監管體制機制不完善、企業主體責任落實不力等問題依然突出。黨中央一再強調,要建立健全黨政同責、一崗雙責、齊抓共管、失職追責的安全生產責任體系。我們要牢固樹立“抓安全就是抓發展、抓安全就是抓穩定、抓安全就是抓民生”的理念,完善和落實長效工作機制;壓緊壓實地方屬地責任、部門監管責任、企業主體責任,嚴格落實“管行業必須管安全,管業務必須管安全,管生產經營必須管安全”,堅持眼睛向下、緊盯一線,下沉監管力量,把安全生產責任傳遞到終端末梢;提高全民安全素養和企業安全意識,讓防風險保安全成為全社會的共同意識、共同責任。
生命高于一切,安全重于泰山。全省各地各部門必須切實把思想和行動統一到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重要指示批示精神上來,時刻繃緊安全生產這根弦,正確處理安全與發展的關系,堅決克服麻痹思想,緊緊扭住遏制重特大事故這個“牛鼻子”,著力消除妨害安全生產的每一處隱患、堵塞監督管理每一個漏洞,牢牢守住守好安全底線,堅決守護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推動全省安全生產整體水平邁上新臺階。(南方日報評論員)
來源:南方日報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