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觀點:百位“最美手作人”帶你看見平凡生活中的“小美好”
(資料圖片)
“幸福,是爸爸親手雕刻的‘水果花糖葫蘆’”。來自寶山的巧手爸爸,為了讓孩子能對水果更加愛不釋“口”,將水果翻出了“花”……這些市民藝術家們平凡生活的“小美好”,昨天在上海寶山國際民間藝術博覽館聚集,“指生萬物向美而生”長三角市民手作大賽頒獎儀式在此舉辦。
大賽自4月啟動以來,收到來自長三角的近千名參賽者遞交的2000余件作品,經過專家評議、大眾投票,最終評選出了100位“最美手作人”,還根據創意性、實用性、美觀性、受歡迎度,評選出“最具人氣獎”“市場潛力作品獎”和“創意作品獎”。其中,“人氣獎”的投票,短短7天內,投票鏈接訪問量突破20萬。
據主辦方介紹,較往屆大賽不同,本次大賽首次面向長三角區域的市民及手作愛好者進行作品征集,融合各地的特色文化。參賽者年齡橫跨7歲至87歲,作品除了包含剪紙、鉤針編織、拼布、陶藝、竹編、草編、串珠等常見的手作類型,更有如BJD面部彩繪、金屬拼裝、綜合材料等新興技藝。
頒獎儀式現場,“指生萬物向美而生”長三角市民手作大賽成果展也正在舉行。展覽分“大賽成果展區”和“未來·藝術家特邀展區”兩部分。“大賽成果展區”由“造物江南”“造物生活”“造物未來”三個板塊構成,呈現一場融合江南韻味、生活態度、創意創新的手作盛宴。“未來·藝術家特邀展區”則展示了來自長三角的青年藝術家及藝術院校的手作藝術作品。
展覽作品從陶瓷、木雕、刺繡、皮革、紙藝,到首飾、服裝、家居、玩具等,應有盡有,讓人目不暇接。上海老布系列布貼畫,盡顯海派風情;十字挑花與皮革結合制成的手包,讓非遺藝術更加實用;還有利用天然植物染料和環保再生制成的栩栩如生的瀕危鳥類紙藝模型……每件作品的背后,都蘊含著廣大市民對生活的熱愛和對美的追求。
現場,新華文創·光空文化、寶山“藝術之橋”與獲得“市場潛力”獎的手作人簽約,為手作人搭建一個更好的創作與展示平臺,鼓勵市民在手工藝術領域施展才華、探索創新。
展覽期間,主辦方還將在每周末舉辦手作體驗活動,邀請市民動手體驗手作藝術的魅力,感受創意生活中的美好。
活動由上海市民文化節指導委員會指導,寶山區文化和旅游局、上海市群眾藝術館聯合主辦,寶山區文化館、上海寶山國際民間藝術博覽館、新華文創·城市動漫、上海公共藝術協同創新中心共同承辦。(新民晚報記者 吳旭穎)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