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SG可持續發展與綠色保險研討會在京舉辦|當前信息
(資料圖片)
“保險業具有社會‘穩定器’和經濟‘助推器’的雙重功能屬性,在推動發展方式綠色轉型方面能夠發揮重要而獨特的作用。”6月17日,對外經濟貿易大學校長趙忠秀在“ESG可持續發展與綠色保險研討會”上表示。該研討會由對外經濟貿易大學保險學院、英國精算師協會和畢馬威企業咨詢(中國)有限公司聯合主辦,共吸引來自中外資壽險公司、產險公司、專業中介機構、高等院校以及研究機構的180余名專家學者參會。
“ESG可持續發展與綠色保險既是國家政策導向,也是全球發展趨勢。保險公司在這個話題中有著天然的著力點,可從負債端、資產端為可持續發展提供價值與貢獻。一方面可提供保障或風險化解方案,另一方面可在保險資金運用方面推動ESG可持續發展。”畢馬威中國保險行業領導合伙人李樂文表示。
圍繞“雙碳”目標下的保險和相關政策研究工作,中國保險學會副秘書長蔡宇提出五個研究重點方向,分別是加強保險行業在開展“雙碳”工作中風險管理理論研究、加強財產保險行業在應對氣候變化風險中的服務和創新研究、探索人身保險在健康風險防范的保險研究工作、重視保險資金領域研究以及重視“雙碳”起步階段的案例研究工作。生態環境部環境與經濟政策研究中心副研究員李萱重點分享我國環責險政策進展,梳理相關政策文件法規并進行案例分享,并介紹地方試點進展情況和運行的兩種模型。對外經濟貿易大學保險學院院長謝遠濤則從學術研究角度提出了綠色保險與綠色發展框架,為綠色保險相關研究提供了理論基礎。
著眼于保險行業ESG管理與實踐,蘇黎世保險(中國)首席風險官唐虞通過分析國際社會面臨的主要風險,以及人類社會在實現氣候行動目標方面取得的深刻進展,進而強調多場景風險分析的必要性。畢馬威中國“氣候變化和可持續發展”主管合伙人沈瑩強調,ESG是價值創造的核心動力,可以為企業建立更多的商業韌性和抵御風險的能力。
此外,研討會還圍繞“綠色保險業務創新”“ESG與保險業資管”“ESG風險管理”和“ESG與保險教育”四個主題設置分會場。與會嘉賓表示,本次研討會為來自不同領域的專家學者搭建了良好的交流平臺,推動我國可持續發展與綠色保險領域的理論探討和實踐總結,達成一些共識。
關鍵詞: